国际地理标志金融思考
作者:孙嘉泰
地理标志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珍贵礼物,是人类精神文明、物质文明、社会文明的最佳呈现,地理标志产业通常作为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、一个集体的外交名片被广泛传播,而地理标志产品始终以其鲜明的生产区域性、品种稀缺性、品牌公用性、品质差异性、文脉悠久性、工艺传承性与特色专属性,始终处在质量代言、声誉代言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高端位置。地理标志不仅是全球市场中的独特资产,更是推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,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。
地理标志事业历经世界百年发展,如今深受国际市场与消费者的喜爱,除了传统的欧洲市场,亚洲市场也越来越活跃,尤其是中国市场已连续多年突破万亿规模,成为国际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,近年来地理标志事业被各国政府、行业组织、生产企业高度重视,无论是WIPO、 WTO、AFO的定义,还是欧盟的PDO、PGI定义和中国的AGI、PGI到GI的保护,都为地理标志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由于各国制度、文化、经济和对地理标志的认知不同,导致了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不均衡,定位不够清晰,市场供需缺乏专业平台,当前行业主要停留在产品贸易、品牌保护、基础开发的层面,尽管地理标志产业具有精品化产业、平台化产业、稀缺化产业、全控化产业、高端化产业、支柱化产业和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化等多种优势,但由于金融体系的缺失,让地理标志相关从业主体在市场体系、科研体系、文化体系、人才体系、保障体系、知识产权体系等多方面发展缓慢,其潜在价值未能充分体现,产业链开发进展缓慢,制约了地理标志集体经济的良性收益,和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应有的带动示范效应。
如何化解当前优质资源与优质金融的信息不对称、发展不同步、投融不精确、买卖不兼容、行业不规范等问题,为打破这一局面,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全面体系,精准对接政府、行业、企业等各方资源,建立健全政府政府、行业、企业金融的互联互通,切实打造以地理标志为核心宗旨的金融共建、共用、共赢体系,激活地理标志产业的金融动能,推动全球优质资源的流动与应用,最终惠及多方主体。

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